使徒行傳第十一章


2021 年 10 月 5 日 使徒行傳第十一章:基督徒的由來   弟兄姐妹平安,今天我們要一起來靈修使徒行傳第11章,主題是“基督徒的由來”。通過今天的靈修,我們就會知道基督徒這個名稱的由來,是跟福音第一次被傳到外邦密切相關,實際上是當時在安提阿的外邦人用來稱跟隨耶穌的門徒。它的希臘原文是Christianos, 字根是Christos, 即基督,受膏者。儘管基督徒這個名稱源於外邦人,在聖經中一共只用過三次(第一次是在本章的26節,另兩次分別是在使徒行傳26章28節和彼得前書4章16節),但是它代表了基督信仰的真意和信徒在基督裡的身份,那就是我們就是一群小基督,願意一生活出基督的樣式。從安提阿教會開始直到現在,信徒們欣然接受這個高舉耶穌的名稱,並引以為榮。好,現在我們就來看一下初代教會如何實現向外邦人傳福音的突破以及安提阿教會的建立。   在上一章中,聖靈親自在哥尼流和使徒彼得身上工作,讓他們看到異象,並順服聖靈的帶領,成就了哥尼流一家被聖靈充滿並受洗的工作。這是一個意義非凡的事情,因為在這之前,雖然有腓利傳福音給撒瑪利亞人,但他們必竟還是有猶太人的一半血統。哥尼流是羅馬人的百夫長,是一個純粹的外邦人,他和他的家人悔改歸主,受聖靈的洗,就跟猶太人信主時一樣。這讓使徒彼得明白了神的心意:“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 (徒10:34-35)。 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認為外邦人接受神的道是件好事。當彼得回到耶路撒冷時,就受到“奉割禮的門徒”的責問。這些門徒是接受福音後皈依基督教的猶太人,他們忠於摩西律法, 嚴格遵守割禮及其他潔淨規例,自成一黨, 認為不論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都需要行傳統的禮儀才能得救。從他們的問題中可以知道他們糾結的有兩件事,一是哥尼流等人未受割禮,二是彼得跟他們一起吃飯,違反了食物潔淨的條例。的確,這兩樣都是事實,但決不是攔阻使徒向外邦人傳福音,讓外邦人信主得救的理由。如果我們去讀創世紀第17章,就知道以色列男子行割禮,是神吩咐亞伯拉罕的,作為立約的證據。作為神的選民,猶太人行割禮是遵行神的律法。但行割禮跟悔改得救是兩碼事,神的心意是要萬國萬民都因為相信復活的耶穌基督得救,割禮派是將人的意思強加在神的意思之上。至於能否吃不潔淨的食物,神在異象中也一連三次清楚指示給彼得:“神所潔淨的,不可當作俗物”,再一次說明神的主權超越了律法的規條。在哥尼流一家信主的過程中,一個關鍵的記號是他們跟猶太信徒一樣受了聖靈的洗。所以彼得說:(11:17-18) 神既然給他們恩賜,像在我們信主耶穌基督的時候給了我們一樣;我是誰,能攔阻神呢?」眾人聽見這話,就不言語了,只歸榮耀與神,說:「這樣看來,神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了。」 奉割禮者聽了彼得的說明, 不再指責他, 因為他們看見神的作為,不服不行, 而且歸榮耀給神。聖靈不僅在外邦人身上作工, 同樣在奉割禮者身上動工, 使他們放棄固守律法。一個教會的危機因彼得的一番話得以化解,為什麼?一是因為彼得順服神,使神的作為成就,而且有印證。二是神明顯的作為使人信服。第12節特別提到彼得帶了六位弟兄同去,連他在內,一共有七個人在場作見證,按照猶太法律是無法推諉的完全的見證。本章1-18 讓我們學到的功課是,人若按自己的意思來處理問題,難免陷入沒完沒了的紛爭中。唯有按照神的旨意去做時,神的作為必定彰顯,眾人便能同心合一。另外,這裡提到聖靈的洗,指的是第一次聖靈充滿的經歷,在使徒行傳中多以說方言為表記,而且是在水洗之前。新約信徒都會經歷水洗和靈洗,正如主自己說的一樣:“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你們要受聖靈的洗。” 水洗是信徒在眾人面前認罪悔改歸入基督的身體,聖靈從此內住於信徒。靈洗是信徒第一次聖靈充滿的經歷,領受聖靈的能力為主作見證。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水洗讓信徒加入教會,靈洗和持續地被聖靈充滿讓信徒得著能力去完成主的大使命。 本章的後半部分19-30節,著重記載了安提阿這個最先向外邦人傳福音的教會的建立。路加在19節提到以司提反為代表的門徒在耶路撒冷遭到逼迫,而且被分散到今天敘利亞境內的腓尼基和安提阿,還有地中海東部的島國賽普勒斯。這三個地方在當時都是羅馬的殖民地,其中的安提阿是當時在羅馬帝國僅次與羅馬和亞利山大的第三大城市。神的作為是奇妙的,門徒被逼迫卻使福音從耶路撒冷向北傳播。 安提阿教會的建立,首先要歸功於賽普勒斯和古利奈人,“他們到了安提阿也向希臘人傳講主耶穌。 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 巴拿巴的功勞也是巨大的,這位出生在賽普勒斯的利未人在使徒行傳第四章時就為耶路撒冷教會慷慨奉獻,在本章被路加稱為“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 他的勸慰恩賜也在安提阿大發光彩,“他到了那裡,看見神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深知掃羅才能高於自己,為了建造安提阿教會,去尋找隱居在大數的掃羅一起同工,11:26 找著了,就帶他到安提阿去。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弟兄姐妹,教會需要保羅,但更需要巴拿巴這樣能發掘人才成全他人的領袖,否則當年的掃羅就不會成為主所重用的外邦人的使徒保羅。 安提阿教會不但有使徒和教師的教導,而且是一個充滿愛心的教會。門徒們在饑荒年間“照各人的力量捐錢”,去支持耶路撒冷的教會。他們為奉獻作了美好的榜樣,正如保羅所宣導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 ” (林後九7)。 安提阿教會之所以能超過耶路撒冷教會成為一個福音宣教的基地,是因為他們明白神的旨意,有真理的根基,有被聖靈充滿,胸懷寬廣的領袖,有無論得時不得時都放膽傳福音的的信徒,有愛心行動和影響力。這個合神心意的教會日後成為使徒保羅三次宣教旅程的起點,在教會歷史上留下不滅的痕跡,也是現今眾教會當效法的榜樣。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主啊,我們感謝你借著哥尼流一家的受洗和被教會接納讓我們再次看見你對外邦人的心意和聖靈奇妙的作為。謝謝你提醒我們要聆聽聖靈的聲音,順從聖靈的引導,好讓你的作為成就,你的榮耀彰顯。主,求你幫助我們立定心志,像安提阿教會平凡的門徒一樣,無論得時不得時,都來傳福音。讓我們有堅固的真理根基和各樣屬靈的恩賜,得著你所應許的聖靈的能力,同心合意地建造榮耀的教會,完成大使命。謝謝主,聽我們的禱告。奉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使徒行傳第十一章:基督徒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