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拿書


2021 年 2 月 16 日約拿書第四章:跟神發脾氣   想一想,什麼能讓我們對神發脾氣?這顯現出我們最在乎的事。是為了自己的舒適?地上國家的立場? 弟兄姊妹們,平安!我是周吉仁牧師,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約拿書第四章「跟神發脾氣」。 約拿是位很特別的先知,他一開始逃離神的呼召,成為了一個負面的服事典範,然後神寬恕尼尼微城人之後,約拿非常的生氣。約拿是聖經中唯一敢跟神這樣發怒的先知,以色列人對神的態度一向都是非常的敬畏,神是神聖不可褻瀆的,所以約拿的發怒成為一個很特別的例子。約拿這樣的情緒是很真實呢?會讓我們聯想到我們自己的脾氣和不成熟。不知道弟兄姊妹有沒有對神發脾氣的經驗?最後的結果如何呢? 約拿書第4章的大綱是:(1-3節)約拿因神不降災禍而大大不悅,並且求死。(4節)神問約拿這樣發怒合理嗎?(5-8節)約拿在城東蓋了一座棚子,要看尼尼微城的結局,神差派一顆蓖麻樹為約拿遮蓋,又安排蟲子咬死這顆蓖麻樹,使得太陽暴曝曬約拿的頭,使他發昏,約拿再次求死。(9節上)神再問約拿,這樣發怒合理嗎?(9節下)約拿說,他發怒致死都合理。(10-11節)神教導約拿有關於約拿的狹窄,和神對生命的寶愛。   約拿書第4章的幾個重點: 第一,約拿為什麼這麼生氣?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在國家的層面,我們之前提到亞述帝國是一個殘忍作惡的帝國,是以色列的敵人,尼尼微是亞述的首都,約拿巴不得尼尼微城馬上傾倒覆滅,他不要看見尼尼微悔改,也不要看見神對敵人的首都展現祂的憐憫和慈愛,這是在國家的層面,神寬恕以色列的敵人使約拿發怒。 第二個層面是個人的層面,因為尼尼微城悔改了,神寬恕了尼尼微城,這導致約拿對尼尼微城所發的預言落空了,40天之後,尼尼微不會傾覆,這讓約拿很沒面子。明明是從神來的話,他順服的去傳講,卻沒有實現,約拿覺得被神戲弄了,這讓他很生氣,這是個人層面。 我們會不會也和約拿一樣?我們會覺得,按著我的期望發展才是正確的,我比神更知道事情應該如何發展,我的想法才是合情合理的!所以當神沒有按照「我的想法」來讓事情發生,我們就會生神的氣?這樣的情形顯明了我們裡面「己」還是坐在我們心裡的寶座上。第三章提到,尼尼微城的王聽到神的話之後,從寶座上下來,披麻蒙灰。我們是否也能夠從我們的寶座上下來呢?讓神的旨意在我們的心中做王掌權。 第二,約拿在第2節禱告說,「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約拿在這裡的禱告是抱怨神,和在他魚腹中謙卑的讚美感謝形成強烈的對比。 約拿雖然在陳述神的美善屬性,但是在這裡,卻成為了他怪罪神的理由。原因是,約拿是自私的,他不要神對以色列的敵人好,他狹窄的以為,神的美善是單單屬於以色列的,不能與別人分享,可見約拿在認識神的道理上並不成熟,他知道神的美善,但是他心中固有的成見導致他想掌控神的美善,以至於他無法理解神的慈愛,反而因神的美善而怪罪神。 這可以成為我們的借鏡,我們要留意我們的心態,有時神會祝福其他人,或我們的對手,我們會為他們高興嗎?還是希望好處都要歸我?與哀哭的人同哀哭比較容易,因為對方可憐,但是與歡呼的人一起慶祝比較困難,因為他們有祝福,他們有的祝福可能也是我們想要的,但是神給了對方,沒有給我們。我們要學習謙卑,不爭競,不埋怨,誠心為別人慶賀歡呼。 第三,約拿在第3節,第1次求死,這反應出他的服事,不是在完成神的心意,而是在依照自己的面子和成見來服事,這不是正確服事的心態。我們要效法的,是施洗約翰的心態,「他必興旺,我必衰微」(約3:30),還有保羅的心態,「無論是生是死,總要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1:21-22)。 第四,神在第四節,第一次問約拿,「你這樣發怒合理嗎?」神在這裡的問題,並不是責怪約拿,而是要引導約拿認識神的原則。約拿書和那鴻書都是關於神對尼尼微城的審判,但是約拿書闡述的,是神的慈愛憐憫,而那鴻書闡述的,則是神的公義和刑罰!對待先知約拿,神同樣的也顯現了祂無比的耐心和慈愛,神和約拿對話,如同引導一個孩子一樣。 第五,約拿因為一顆蓖麻樹長出來為他遮蔭而歡喜,之後又因為蟲吃掉蓖麻樹,使他曝曬炎熱的東風而抱怨,約拿再次求死。這顯露出約拿的生命缺乏耐力和毅力,當然,約拿這時候是在一個極度憤怒的狀態之下,好像氣壓鍋裡面的氣已經滿了一樣,什麼小事都會惹得他生氣,從此可以看出他裡面的掙扎和軟弱。 此外,這位先知約拿,剛剛帶領整個尼尼微城悔改,帶下了短暫的屬靈復興,他可以說是一位外面服事大有能力的先知,然而。他的內在生命卻是如此的軟弱。可見,我們的服事和生命都必須不斷地連結於神,否則表裡不一,會有許多的破口。 第六,約拿覺得自己理直氣壯,發怒致死都合情理,但是神藉著一個蓖麻樹和炎熱的東風,暴露出約拿所在乎的,其實是肉體的舒適,這顯明了,約拿對自己的面子,對地上國家的維護,都是發自肉體的堅持,都是為了利己。而神卻提出問題,要約拿思想生命的價值。 約拿書在一個問題中結束,沒有最後的答案,這是一個敞開式的結局,讓讀者自己去回答。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會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如果,我們會為了我們自身的不舒適而大發脾氣,那麼,是否更應該去關心十二萬多人的生命呢,是否更應該為了他們悔改認識神,而感到高興呢? 這個問題,也牽扯到人生的目標和意義是什麼。人生的意義,究竟是關於我們自身的舒適?還是帶領人悔改,來認識神的慈愛?如果,你的答案是帶領人悔改,認識神的慈愛,那麼,你今天的生活是否在朝這個方向前進呢?還是在努力經營的,其實是你個人的舒適,和地上政治的理念? 總結第4章:約拿在乎的,是他國家和他個人的利益和舒適;神卻要約拿想一想,難道尼尼微城這12多萬人的生命都不值得他關心在乎嗎?神在乎這些人的生命,而約拿在乎的,只是他的國家立場,和他的個人舒適。   讓我們來禱告: 主啊,把一個愛靈魂的心賜給我,讓我看見人們需要主,需要拯救,讓這樣的呼聲大過我自己的舒適。就像主禱文裡面所教導的,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主啊,這真的要成為我的心願,成為我的追求!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門!  

約拿書第四章:跟神發脾氣


2021  年  2月 15 日約拿書第三章:起來傳道   神是給人「第二次」機會的神,我們不要活在過去的失敗當中,而是順服神的話起來,勇敢傳道,發揮影響力。 弟兄姊妹們,平安!我是周吉仁牧師,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約拿書第三章「起來、傳道」。 「約拿」的原文字義是「鴿子」,意思是「我所親愛的」(可參見雅歌2章14節,5章2節,和6章9節)。「鴿子」的有「探尋平安」的含義,好像挪亞放鴿子飛出方舟,直到能確定地上的水都退了一樣(創8:8-12)。 約拿書的一個主要信息,就是在描述神要尼尼微城悔改,便會有救恩臨到,尼尼微城代表了罪惡的外邦人。所以這裡闡述了一個重要的真理,就是神不僅是以色列人的神,並且也是萬國萬民的神。神愛世人,不論是猶太人或外邦人,祂願意萬人都悔改得救,不願一人沈淪;這為外邦人能夠在新約時代蒙恩得救,鋪下了美好的根基。 約拿書第3章的大綱是:(1-4節)神的話第二次臨到約拿,約拿這次順服神起來傳道,邊走邊傳,傳講悔改的信息,(5到9節)結果尼尼微城的人從大到小,穿麻衣悔改在神的面前,連國王都披麻蒙灰的悔改,而且下令人和牲畜都禁食禁水,並且轉離惡道,不再有暴力搶奪的行為,(10節)結果神察看他們的行為,便沒有降禍給尼尼微的人。 從約拿書第3章,我們看到幾個重點: 第一,第一節說,「耶和華的話二次臨到約拿說:」約拿是一個曾經逃避神,服事失敗過的先知,但是神的話「第二次」臨到約拿,而且這次約拿的話發出極大的果效,帶下了整個尼尼微城的悔改,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亞述的首都尼尼微城的大復興」,想像一個人的話使美國華盛頓復興了,或是使中國的北京復興了,全部悔改歸向神,這是一個何等偉大的工作。所以,我們看到雖然約拿曾經服事失敗,但是神仍然重用他,再次向他說話、藉他說話、給他機會。這給我們看見,神是「第二次的神」,任何人跌倒了,只要願意悔改,回到主的面前,還是有機會再被神使用,不要自暴自棄。 第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教會的異象是「起來,同心,建造」,約拿書3章2節,神吩咐約拿「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話。」之後第3節,「約拿便照耶和華的話起來,往尼尼微去。」「起來」象徵著順服的行動,我們的信仰不是在心裡而已,而是有行動的。我們要起來宣揚神的道,傳揚主的福音。今天神也在對我們說「起來」,宣揚祂的話,就像祂當時吩咐約拿一樣! 第三,有人質疑,約拿講的語言是希伯來文,尼尼微用的亞述的語言,尼尼微的人怎麼能聽的懂呢?關於這個問題,有好幾個答案: 1. 我們從第四節看到,約拿信息的內容非常的簡短,「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這句話在原文中只有五個字,是整卷約拿書裏唯一預言的話,因為只有五個字,亞述帝國當時如此強盛,一定有懂希伯來文的翻譯。2. 亞述、巴比倫和希伯來文都是源自於北方米所波大米的閃族語系,彼此有不少相近之處。3. 最重要的是,亞蘭文是當時的通用語言,因通商的原因被普遍使用,就像現在的英文一樣。約拿傳講的語言,很可能是亞蘭文,而不是希伯來文。先知以賽亞和約拿是同期的先知,我們從以賽亞書36章11節就可以知道,這時候是希伯來人普遍知曉亞蘭文。所以,綜合以上的三個原因,我們就知道,尼尼微人要明白約拿的信息不是問題。 第四個重點,約拿只講了這麼一句簡單的信息,「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結果竟然是全國上下,連人帶牲畜的全體禁食、悔改。這有可能嗎?神的話語是大有能力的,光這一點就已經足夠帶下城市復興和百姓的悔改!但是有學者也提出,當時約拿是從魚腹中出來的,這事情如果傳遍了尼尼微城,而且約拿的皮膚若是因為從魚腹出來,而大異於常人,那麼他講的話,會特別引人關注,使人信服。而且根據學者的推算,約拿來到尼尼微城的時候,很有可能是在亞述王的亞述坦三世 Ashurdan III(772-755BC年間),在亞述歷史中,西元前765和759年間發生了瘟疫,西元前763年又發生了日全蝕,月全蝕,這些天象的示警,很可能預備了尼尼微城,來領受約拿的信息。 第五,在第6節「這信息傳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寶座,脫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我們看到,一個群體犯罪的時候,領袖需要代表全體悔改,就像約書亞記中,亞干一個人犯罪,以色列人全體受罰,約書亞和領袖需要代表以色列人悔改在神的面前。 就個人方面,我們也學習到,我們在神面前,要下我們自己的「寶座」,謙卑俯伏在神面前,求神憐憫並施恩,學習更多的倚靠神,而不是依靠我們自己的權勢。 第六,我們看到禁食禱告的功效!尼尼微人不但禁食禱告,而且從他們的惡行中回轉,他們言行一致,這正符合了以賽亞書58章6節,神所揀選的禁食。 第七,「神後悔」,神既然是無所不知的神,為什麼神會後悔呢?一個更貼切的解釋是神「寬恕」了。神是有豐富恩典和慈愛的神,當神看到尼尼微城禁食禱告,披麻蒙灰,遠離惡行之後,神決定「寬恕」尼尼微城,沒有把祂預定的災禍降在這群悔改的人群當中。這樣的結果使我們有盼望,如果我們看見我們的國家敗壞、城市敗壞、或家庭孩子敗壞的話,我們也可以真實的禁食禱告,遠離惡行,或許神會因此「寬恕」我們的國家,城市和家庭。   總結第三章:神是「第二次」的神,給人第二次機會的神,當我們偶爾被過犯所勝的時候,我們要馬上轉向神,倚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林後7:10)這時候,不要灰心失望,活在屬世的自怨自艾裡面。就像約拿,雖然之前逃離神,服事失敗,卻沒有因此一蹶不振,但是他「起來」,順服神的話,帶下一個城市的翻轉。 此外,約拿傳道的內容簡單清楚,只有五個字,不需要人多加解釋,就帶來了極大的力量,使整個尼尼微城悔改,這是因為神的話本身就有極大的能力。當神給我們話語時,我們不需要想如何添加解釋,不需要想對方是否能接受?我們就是單純的把神的話語傳遞出來,神的能力就會自然的運行。   讓我們來禱告:親愛的主,我要成為祢話語的出口,宣揚祢平安的信息讓周圍的人知道。 主啊,也讓我不要活在過去的失敗當中,讓我能夠「起來」追求祢,服事祢,繼續被祢使用。 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門!

約拿書第三章:起來傳道


2021  年  2月 14 日約拿書第二章:患難中的禱告   你是否身處在一個困難或絕望的環境當中呢?神是一位聽禱告的神,憂傷痛悔的心,祂絕不輕看(詩51:17)。 弟兄姊妹們,平安!我是周吉仁牧師,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約拿書第二章「患難中的禱告」。 首先來看約拿書的歷史背景,約拿是以色列中第一個去挑戰亞述的先知,那鴻是最後一個。約拿服事的時間是大約是西元前770年,那鴻則是西元前620年,兩人相隔了150年。 這兩位先知得著神的話,對亞述的首都尼尼微發預言,都是因為尼尼微城的惡行,約拿書1章2節說「他們的惡達到神的面前」。那鴻書3章1節,形容尼尼微城充滿謊詐,強暴和搶奪。亞述帝國一共延續了750年之久,疆土不斷擴充,成為古時文明版圖很大的帝國,但是他們擴張版圖的方式卻十分的殘暴,他們發明了一種非常殘暴的做法,就是刺穿敵人的肚腹,在地上豎起尖木椿,然後他們把敵人用尖木椿整個穿透,他們刺穿了成千上萬的俘虜,讓他們豎立在那裡等死,所以,亞述是用恐懼在統治人民,擴充版圖,周遭的列國都怕亞述人。 在約拿書中的尼尼微城悔改了,約拿書所呈現的,是神慈愛的一面,神撤銷了對悔改者的刑罰,但是因為亞述帝國本身是以色列的仇人,所以神寬恕亞述,這讓約拿非常的憤怒:神怎麼可以不毀滅惡人呢?弟兄姐妹,這會不會也是我們的掙扎呢?神怎麼可以不立刻懲治惡人,讓他們繼續橫行?而在那鴻書,也就是約拿書的150年之後,神展現了另外一面,那鴻嚴厲斥責亞述的驕傲、欺壓、偶像膜拜和暴戾,神藉著那鴻宣告,亞述因為空前的邪惡和殘暴,一定會被神毀滅,尼尼微城一定會荒涼。 所以約拿書和那鴻書都圍繞在神對尼尼微城的審判,但是,在約拿書,我們看到神慈愛的一面,在那鴻書,我們則看到神公義的一面。 我們來看約拿書第二章的大綱,約拿「絕望中的禱告」:(1-2節)約拿相信神一定會應允他在患難中的禱告,(3-6節上)約拿向神說明他當時的慘痛情況,知道這一切都是神的作為,(6節下-9節)約拿仰望神的救恩,並且以感謝為祭獻給神,也應許會償還所許的願,(10節)神吩咐魚將約拿吐在旱地上。 在約拿書第二章,我們看到了幾個重點: 第一,約拿在魚腹中發現自己仍清醒活著,於是向神發出禱告,很明顯的,約拿熟悉詩篇,所以他的禱告文和詩篇的禱告很相似。約拿在第二章的禱告,更多強調的,是他和神的個人關係,雖然約拿逃離呼召,但是他知道神是真的,他無法否認神的真實,所以在患難中,約拿向神呼求。 這讓我們學習到,我們必須和神有一個真實的個人關係,我們與神的關係,不能只停留在服事,或是只藉由小組長、牧師才與神有連結。我們要能夠自己禱告神,自己尋求神,在患難的時候,我們才能夠剛強轉向神。 約拿在魚腹中禱告,這讓我們也學習到,信徒可以隨時隨地的禱告神,在做家事的時候可以禱告神,在病床上也可以禱告神,與神的交通,不會受場所的限制。 第二,約拿禱告說「你將我投下深淵,就是海的深處」,在第一章的時候,表面上雖然是水手們將他拋在海中,但是約拿深知,實際上這是神的作為,約拿知道這是神的安排,用如此的處境來管教他。這就像詩篇39篇第9節,「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你,我就默然不語。」當一個信徒願意悔改,轉向神的時候,無論環境是多麼的艱難險惡,只要我們知道這是出於神的手,我們就可以放心,因為神將拯救我們,我們的神是使萬事互相效力的神(羅8:28)。 第三,在第6節,這裡有一個轉折的「卻」:「我下到山根,地的門將我永遠關住。耶和華─我的神啊,你『卻』將我的性命從坑中救出來。」關於「地的門」的解釋,無論是用實際的魚腹來解釋,或者是用大衛鮑森牧師提出,約拿這時候其實已經死了,他是在陰間向神禱告,不管怎麼解釋,這裡都指出約拿現在的處境是在一個人生中的最谷底,似乎沒有盼望,但是神「卻」將他的性命拯救出來。前面5節講到約拿絕境的困境,但是「卻」,第6節下的開始,就會出現轉機,最後神將他拯救出來。 第四,這之後,約拿堅定自己對神的信仰,棄絕虛無的偶像,他相信神的拯救。有時候人遇到危急的時候,會亂拜別的神明,試試看別的神明會不會比較靈光,但是約拿在這裡,他堅定的讚美神,感謝神,而神最終拯救了他。在第9節的最後,約拿宣告,「救恩出於耶和華。」這就呼應了使徒行傳4章12節,使徒彼得所宣告的,「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第五,我相信在在第9節,當約拿說「我所許的願,我必償還」的時候,約拿已經決定要順服神的差遣,去尼尼微傳講神的道。於是,神吩咐魚將約拿吐在旱地上。   總結第二章:弟兄姊妹,你是否身處在一個困難的環境當中呢?甚至好像約拿一樣,感覺在一個絕望的環境裡,看起來似乎沒有盼望。我要鼓勵你,不要灰心喪氣,從約拿的禱告中,我們學習到,神是一位聽禱告的神,憂傷痛悔的心,他絕不輕看(詩51:17)。只要我們願意來呼求神,倚靠神,悔改在神的面前,神一定會施行拯救,所以我們不要灰心失望。就如保羅在哥林多後書4章8到10節說的,「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   我們一起來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求祢幫助我在患難中,能夠持續地仰望祢,注視祢,我相信救恩出於祢! 也求祢來光照我裡面隱而未現的罪和不義,幫助我悔改在祢的面前,討祢的喜悅。 主啊,我相信,救恩出於祢!我宣告,天上地下除了祢以外,別無拯救! 求祢來搭救我,以及我的家人! 我們要用感謝的聲音獻祭與祢。 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約拿書第二章:患難中的禱告



2021  年  2月 13 日約拿書第一章:躲神躲不掉   跟神玩捉迷藏的遊戲,可能贏嗎?竭力順服神,是我們最有智慧的人生抉擇,不需要逃避,神一定會引導我們。 弟兄姊妹們,平安!我是周吉仁牧師,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約拿書第一章「躲神躲不掉」。 在講約拿書之前,我們必須先來談一個關鍵的問題:約拿書到底是真實的歷史事件?還是一個寓意故事?特別是因為,約拿書裡面說到一個人在魚腹裡三天三夜,這件事聽起來不可思議,所以有些人認為約拿是一個杜撰人物,約拿書是個寓意故事,並沒有真實的發生。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約拿書1章1節,「耶和華的話臨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說:」約拿是亞米太的兒子,這名字在列王記下14章25節也出現過:「他收回以色列邊界之地,從哈馬口直到亞拉巴海,正如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藉他僕人迦特希弗人亞米太的兒子先知約拿所說的。」由此可見,約拿是北國的先知,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他的預言實現了,同時,我們也知道他是耶羅波安二世時代的人。 此外,在馬太福音12章39到41節,以及16章4節,對照路加福音11章29到30節,32節,耶穌都提到約拿,耶穌把約拿看作真有其人,祂相信約拿確實曾被大魚吞進肚子裡,祂說,這裡有一個人比約拿還大。 第三,聖經的學者指出,約拿書的風格和聖經中的歷史書一模一樣,它的用字、風格、文法和列王紀一模一樣。約拿書不是比喻手法寫成的,而是用歷史書的手法寫成的。 問題是,一個人可能在魚腹裡三天三夜嗎?關於這點,大衛鮑森牧師提出了兩個解說,第一,有一個叫做詹姆斯巴厘的捕鯨工人曾經在鯨魚的肚子裡被找到,他當時已經不省人事但是還在呼吸,幾天以後他在船長室中清醒了過來,然後正常地度過他的餘生,只是當初詹姆斯巴厘身上沒有被衣服蓋住的皮膚,都被鯨魚肚中的酸液給侵蝕了,而變成了白色,不過他生還了。 第二,大衛鮑森牧師還提出,在魚腹中的約拿其實已經溺死了。約拿書第二章,約拿禱告說,他沉下去,下到山根,頭被海草纏繞。人在水裏只要一分半鐘就可能會溺死,沉到海底的時間,至少要一分半鐘以上,而且約拿還是躺在海底被海草纏繞,那應該是必死無疑。 所以大衛鮑森牧師提出,大魚叨起的是約拿的屍體,而且約拿在禱告的時候還說:「我從陰間的深處呼求。」因為約拿已經死了,所以鯨魚把他吐出來的時候,神重新連結他的身心靈,若是這樣來看,耶穌的話就更有道理了,祂說:約拿怎樣在大魚肚腹中三日,人子也要這樣在地裡三日。 因此大衛鮑森牧師相信,約拿是舊約聖經中最好的復活例子,他死了三天三夜才復活,所以耶穌就用約拿來形容祂自己的經歷。祂說:除了約拿的神蹟沒有別的神蹟顯給你們。 當然,如果認為約拿在魚腹裡三天三夜,是一個不可能的神蹟,那麼,聖經中其他的神蹟是否也不能置信呢?像出埃及記的十災,像耶穌的復活,這些神蹟是否也導致出埃及記和福音書成為寓意故事而已呢?但是在聖經中,我們不斷讀到以色列的後代記念神如何帶領他們的先祖出埃及的歷史事實,使徒們不斷用殉道的方式來見證耶穌復活的真實,所以我們知道,在神凡事都能!總結的來說,約拿是個真實的歷史人物,約拿書是一件真實的歷史事件。 約拿書第1章的大綱是:(1-2節)神呼召約拿往尼尼微傳道,(3節)約拿想要坐船,逃往他施來躲避神,(4-5節)神使海中起大風浪,這大風浪到一個程度,船都快毀壞了,約拿卻在底艙沈睡,(6-7節)水手求告自己各自的神明,都沒有用,就掣籤找出災害的原因,結果掣籤的結果是掣出約拿,(8-11節)約拿解釋自己是希伯來人,敬拜的是造滄海旱地的神,水手們聽到了大驚,就問約拿當怎麼辦?(12-13節)約拿說,把我丟在海裡,海就平靜了,一開始水手不肯,但是無論怎麼努力搖槳,船就是無法靠岸,(14-16節)水手們就只好禱告約拿的神,並將約拿拋在海中,果然,狂浪就平息了,於是水手們敬拜神,並且向神獻祭許願,(17節)最後,神安排大魚吞了約拿,約拿在魚腹中三日三夜。 約拿書第一章裡面有幾個重點: 第一,約拿是一位不順服的先知。一般學者相信,約拿不願意順服,是因為當時亞述與以色列為仇,尼尼微是亞述的首都,約拿對亞述人極為反感,甚至可以說恨之入骨,所以不願意看見他們悔改、蒙神憐憫,於是抗拒神的命令,往相反方向逃去。 弟兄姐妹,如果今天神要你去向一個殺害過你家人的人去傳福音,見證神的愛,你會願意嗎?或者去向一個不斷在做傷天害理的事的惡人去傳福音,你會接受這樣的差遣嗎?約拿不願意,他身為以色列的先知,他無法向國家的敵人傳講神的信息。所以,他選擇逃跑! 第二,約拿違抗神,想逃到他施去,他施在西班牙的南邊,是歐亞非的一個角落,和尼尼微是相反的方向,這有一種你叫我往東去,我偏偏要往西的一種態度。他施距離巴勒斯坦約三千二百公里,在當時可稱做為天涯海角。但是,無論約拿想逃到哪裏去,逃到天涯海角,神都可以把他帶回來,帶到祂的旨意當中。 第三,約拿是一個認識神的先知,他知道這風浪是出自神,所以即使風浪大到一個地步,船都快沈了,他仍然可以安然入睡,而且睡的很沉。也可以說,約拿這時候已經知道逃不走了,他也就放棄抵抗了,逃不走,他就睡。 第四,當水手們問約拿當怎麼樣辦的時候,約拿說,把我丟在海裡就可以了,約拿知道這風暴是因為他而起,約拿也知道神掌管著天氣,所以做出這樣的回答,這意味著,約拿願意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拯救這船的人。我們發現,雖然約拿不願意去尼尼微城為主傳道,但是卻無意間為主作了見證,帶領一船的水手認識以色列神的偉大! 第五,我們看到約拿因為他的愛國觀念,而拒絕神的差遣,企圖逃避神。任何屬人和屬世的觀念,都有可能攔阻我們去接受神的差遣。雖然約拿反抗神去尼尼微,拒絕了他先知的工作,但是他仍然無法否認他先知的身分,因為他不管怎麼逃,他仍然無法忘記他認識神的知識,所以,因為他認識神,認識神的作為,仍然帶領水手認識了以色列的真神。 總結第一章:我們看到神是創造天地萬物的神,風和海都聽神的吩咐,海中的魚聽祂的吩咐,之後在第四章,地上的植物,蟲也都聽神的吩咐,神是宇宙萬物的主宰,祂是位無所不能的神!此外,我們也認識到神是無所不在的,我們無論逃往哪裡,都絕對不能避開神。想想,怎麼會有人想和神玩捉迷藏的遊戲呢?沒有人能躲避神的,既然不能躲避神,竭力順服神,是我們最有智慧的人生抉擇。 就像詩篇139篇,大衛的禱告,7到10節說: 7我往哪裡去躲避你的靈?我往哪裡逃、躲避你的面?8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裡;我若在陰間下榻,你也在那裡。9我若展開清晨的翅膀,飛到海極居住,10就是在那裡,你的手必引導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我們來禱告 主啊,我宣告祢是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神,在祢凡事都能,沒有難成的事。 主啊,幫助我看祢的旨意大過任何屬世的觀念和屬人的觀念,使我能更多、更深順服祢的旨意,活得更有智慧,來祝福我周圍的人! 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約拿書第一章:躲神躲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