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2021年12月3日 哥林多後書第十三章:省察自己   我們今天要來看的第13章是歌林多後書最後的一章,主題是“省察自己”, 在歌林多前後書中我們看到哥林多的教會是個有各樣恩賜的教會,但也有分黨,有混亂,有淫亂,是一個很不一樣的教會。所以保羅特別在哥林多後書中對他們有嚴厲的責備,但同樣也有教訓、安慰、勸勉、督責。哥林多後書第十三章是保羅給他們最後的話,保羅特別勸勉他們要自我省察,自我試驗。好使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在他們該走的路上,榮耀主的名,滿足主的心。 【林後13:3】「你們既然尋求基督在我裏面說話的憑據,我必不寬容。因為基督在你們身上不是軟弱的,在你們裏面是有大能的。」 當時哥林多信徒聽信假使徒的讒言,而對保羅的使徒身分起了疑心,用各種屬地的標準來試驗保羅使徒職份的可靠性, 甚至尋求基督在他裏面說話的憑據。也就是說,他們要保羅先讓他們確實認定,他對他們所說的話和所採取的行動,都是出於基督在他裏面的引導,他們才肯接受保羅的訓誡。 【林後13:4】「祂因軟弱被釘在十字架上,卻因神的大能仍然活著。我們也是這樣同祂軟弱,但因神向你們所顯的大能,也必與祂同活。」 「祂因軟弱被釘在十字架上」這「軟弱」不是指靈性方面的軟弱,乃是指肉身方面的有所不能行而言;基督在祂的神性裏面是剛強有力的,但為了完成救贖,祂道成肉身,甘願被肉身所困,這就是祂的軟弱也因著這軟弱,祂才會被釘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 2:8說到耶穌基督「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人們因為不懂得主耶穌必須在軟弱之人的樣式裏,代替世人死在十字架上的道理,就譏誚祂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太27:39-42)。其實,這正是主耶穌看似軟弱,實則剛強的表現。一個人為了順服神的旨意,雖然在別人的眼中看來是軟弱的,其實他乃是剛強的;相反的我們若違背神的旨意,即使好像是剛強有力,實際上卻是軟弱的。 保羅提醒哥林多信徒,曾在肉體的軟弱中被釘十字架的基督,現在「因神的大能仍然活著」(4節)。而保羅在第11章23-29提到他為基督受到人的逼迫毒打也是如此,保羅他也有在基督裡的軟弱、因著這些軟弱而被哥林多信徒輕看,但同樣也能藉著基督的大能來管教犯罪者。 【林後13:5】「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豈不知你們若不是可棄絕的,就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嗎?」 【林後13:6】「我卻盼望你們曉得,我們不是可棄絕的人。」 【林後13:7】「我們求神,叫你們一件惡事都不作;這不是要顯明我們是蒙悅納的,是要你們行事端正,任憑人看我們是被棄絕的吧!」 【林後13:9】「即使我們軟弱,你們剛強,我們也歡喜;並且我們所求的,就是你們作完全人。」 哥林多教會的人聽信假使徒而質疑保羅的使徒身份,甚至尋求基督在他裡面說話的憑據(3節)。但保羅卻要哥林多人先「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5節),「試驗」(5節)自己的信徒身份。因為真信徒才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5節),才能與真使徒裡面同樣的基督生命彼此響應。掛名的假信徒沒有生命,所以根本沒有分辨的能力。哥林多信徒如果裡面確實有從神而來的真信心,有基督的生命,就可證實保羅是真使徒;因為哥林多信徒生命的改變,是聖靈借著保羅工作的結果。這就相當於保羅通過了試驗,「不是可棄絕的人」(6節)。 第5節的「省察」是指經過試驗以斷定是否擁有某些東西;我們信心的有無,是可以自己省察、試驗出來的。信心不是一個虛無飄渺的東西,是可以經得起察驗的。 保羅在第13章也提出了幾方面的自省: (1)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嗎?(5節)你是否切實重生?不但經歷主耶穌寶血洗清你眾罪,並且確知有主的生命在你心中。 (2)一件惡事都不做(7節) (3)做完全人或是作個成熟的基督徒(9節 ) 聖經中記載了大衛在他生活中有不少失敗的地方,而他能被稱為合主心意的人,就是因為他深懂得自己省察。在詩篇的podcast當中我們有讀到大衛在神面前對自己的省察, 像是「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阿,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在祢面前蒙悅納。」(詩19:14)「耶和華阿,求祢察看我、試驗我,熬煉我的肺腑心腸。」(詩26:2)「神阿,求祢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並潔除我的罪,因為我知道我的過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詩51:2-3) 主耶穌也囑咐門徒們說「你要省察,恐怕你裡頭的光或者黑暗了。」(路11:35),我們要常在日常生活中省察自己的言語行為是否聖潔?思想信仰是否純正?有違背神的話嗎?是否討神的喜悅? 既然自省這麼重要, 那省察的標準是什麼呢? 希伯來書4:12 說「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刀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想和主意,都能辨明。」神的話能幫助我們面對真實的自我,我們要用聖經的亮光照耀我們裡面來逐步的省察自己, 看看我們的信仰是否與悔改的心相稱. 詩篇139:23-24 大衛向神祈禱:「神阿!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我們也應當學習像大衛這樣在禱告中求神幫助我們徹底的自省。 在這個世代許多人用安眠藥、鎮定劑、醉酒、名勝渡假,來消除良心的責備和罪惡的控告, 但都無法成功。 箴言28:13說「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憫。」這節經文告訴了我們只有一個方法能使我們的心合神的意,就是切切實實承認我們的罪過,並求主寶血洗滌。自省再加上認罪,就是靈魂最好的良藥。   我們用了快一個月的時間讀完了哥林多前後書, 最後在這裡引用倪柝聲弟兄對哥林多前後書的論解來做最後的總結。倪柝聲弟兄說: 「林前是使徒對付恩賜的問題,林後是使徒給我們看見,甚麼叫作職事。林前指出恩賜不能解決教會的難處,只有釘十字架的基督從教會裏面出來的時候,才能解決難處。林後指出,一個活出釘十字架的基督的使徒,到底是怎樣。這裏不光講十字架的道,乃是天天讓主的死在他身上作工,讓十字架顯在他身上,結果他這個人就變作那個職事。到這時候,保羅對人講釘十字架的基督,不是一個道理,乃是一個生活。道理是恩賜,生活是職事。職事不光口講那篇道,人就活在那篇道裏面。」   最後我們一起來禱告: 親愛的天父, 謝謝你用你的話語來勸勉我們, 叫我們在聖靈裡自己省察好叫我們行出來的與悔改的心相稱. 謝謝你那永不止息的愛, 帶給了我們生活中的力量, 求聖靈持續的光照我們引導我們走永生的道路。哈利路亞! 謝謝你, 愛我們的天父! […]

哥林多後書第十三章:省察自己


2021年12月2日 哥林多後書第十二章:學會夸自己的軟弱     弟兄姊妹們平安。今天我們來讀哥林多後書第12章,主題:學會誇自己的軟弱。這一章一共可以分為3段來看。第一段是保羅講述自己遇見主和得到主的啟示。使徒行傳記載了好幾次保羅遇見主,看見異象的經歷。但是保羅在這裡使用了一種很含蓄的方式記載自己看到的異象,免得別人覺得他誇口。第二段是保羅講到身上的一根刺,他教導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要來到主前學會誇自己的軟弱,因為什麼時候軟弱了,什麼時候就剛強了。最後一段是保羅繼續勸勉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要好好預備自己,遠離敗壞教會的行為。我們今天podcast的內容會著重在讀第2段的內容,就是第5節到10節。 保羅在這裡說:“為這人,我要誇口;但是為我自己,除了我的軟弱以外,我並不誇口。我就是願意誇口也不算狂,因為我必說實話;只是我禁止不說,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過於他在我身上所看見所聽見的。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保羅是有與主面對面經歷的人,所以他完全可以很驕傲的跟人講見證。但是保羅說他不說,恐怕有人把他看高了,又恐怕過於自高。接著保羅提到了我們常常聽到的保羅身上的一根刺。他說:“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淩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一根刺會讓肉體感到痛苦。保羅說他為這根刺曾經3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但主告訴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刺是什麼?為什麼主要讓這根刺在保羅身上?這根刺有什麼樣的作用?這是我們可以思考的問題。其實我們在生活中也有我們自己要經歷的刺。主要使用和建造的人應該都會經歷刺。刺可以是肉體的痛楚,比如身體長期的不適和疼痛,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痛苦和壓力,比如人際關係,夫妻相處,父母和兒女的問題。無論是怎樣的刺,它的確會讓我們痛苦,難過,失落,無助,軟弱。但刺也會讓我們知道我們是多麼的軟弱,多麼的渺小,多麼的不堪一擊。若沒有這些刺,人本性的驕傲會讓我們活在自我滿足當中,從而忘記了是誰賜給我們白白的恩典讓我們能夠有今天的生活。刺會讓我們警醒知道自己除了神,除了主耶穌,別無其他的倚靠。所以保羅才說: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淩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我們什麼時候來到主的面前承認自己的軟弱,放下自己的意願,什麼時候我們就剛強了, 因為我們會得到從神而來的那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平安,喜樂,醫治和盼望。我的身上有主放下的管教我急躁的刺,有管教我生氣的刺,也有幫助我凡事靠主忍耐的刺。這些刺都特別的痛,也帶來很多的眼淚。但久而久之只要一痛,我就意識到主的管教,於是就收起血氣,來到主的面前來求主幫助。這個久而久之的過程是很多年,但我很感謝這些刺,因為這些刺讓我更多的知道自己的軟弱,更多的來倚靠主。我也深深理解保羅為什麼教導我們要常常來到主的面前誇軟弱。因為我們什麼時候軟弱了,我們什麼時候就會重新得力了!哈利路亞!   弟兄姊妹,也許你們的身上或生活中也有這樣那樣的刺,有些是病痛,有些是從人而來的刺。讓我們用保羅的教導彼此鼓勵,常到神的面前誇軟弱。我們要知道主的恩典夠我們用, 祂的能力是在我們的軟弱上顯得更完全。願主賜福賜力量給你們!無論前面的道路如何,愛我們的主都隨時與我們同在,與我們同經歷祂為我們量身定制的在世上的旅程。 願神祝福您有蒙福的一天。  

哥林多後書第十二章:學會夸自己的軟弱


2021年12月1日 哥林多後書第十一章:真假使徒   弟兄姐妹們平安!我們今天一起靈修的經文是哥林多後書第11章,主題是“真假使徒 ”。 哥林多教會是保羅創立的,他的心意是使他們毫無瑕疵地成為基督的新婦而獻給基督。但保羅離開後,哥林多教會出現了許多問題,其中一個是許多假使徒的來到,來傳一個不一樣的耶穌,不一樣的福音。因著那些假使徒說漂亮的話語,好像很有權柄,又很會自誇,哥林多教會的會眾就去追隨他們,相信他們,反而看不起保羅及他所傳的純真的福音。 保羅告訴哥林多教會,「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詭詐,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這也不足為怪,因為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所以他的差役,若裝作仁義的差役,也不算希奇。」(v.15)那些假使徒是來尋找機會,他們是撒旦的差役。 保羅在這一章聖經中非常著急,他面對生死也沒有這麼著急過。但現在他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卻十分之焦急,甚至甘心冒著被人看為愚昧的危險;他的本性並不是如此,但現在他不得不如此作,原因是差一點就要失去哥林多教會,已經是處於很危險的景況下;如同一個母親看見兒女遭遇危險時會著急、會怒吼。保羅的心是非常的焦急,因為他非常愛哥林多教會,因為這是神給保羅的托負,他最關心的就是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是否仍然跟隨基督,而非自己的生死患難。 保羅告訴哥林多教會「我為你們起的憤恨,原是神那樣的憤恨。因為我曾把你們許配一個丈夫,要把你們如同貞潔的童女,獻給基督。我只怕你們的心或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 保羅述說自己如何自居卑微,白白傳神的福音給哥林多教會的人,如何不拿工價來服事他們。而假使徒關心的是他們自己,表面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但他們是不會自居卑微,不會無償做工,反而是行事詭詐,為自己謀利益。但保羅說他們的結局必然照著他們的行為。 今天,仍然有假使徒及假福音,他們傳的不是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而是體貼人的本性,體貼肉體,以人為本,很能迷惑人。或者是高深、玄妙的知識,讓人去崇拜和追隨他們。我們要警醒,要多讀經,多禱告,好讓我們能真認識神的福音,真認識主耶穌,也願意順從聖靈的引導,而不是順從肉體或追隨某個人。 當哥林多教會的人高抬假使徒而低看保羅時,保羅沒有因此而自悲自憐,也沒有放棄他們。因為愛,所以不會放手。他要盡一切努力將他們挽回。保羅不得不把自己與假使徒們作對比,以說明自己本來一點都不在那些假使徒以下,只是為了神的福音而自居卑微。 11:22 -23 他們是希伯來人嗎?我也是。他們是以色列人嗎?我也是。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嗎?我也是。他們是基督的僕人嗎?(我說句狂話),我更是。我比他們多受勞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 接著保羅列舉自己作為基督的僕人,為福音的緣故而受過的苦。 第24-28節說「被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遇著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裡。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裡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飢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體。除了這外面的事,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我身上。」 這裡這個長長的列表中的每一事,都真實地發生過,記載在使徒行傳。保羅真的是為了神的福音,為了教會,遭受了許許多多的逼迫和苦難。而且保羅還掛念許多的教會︰亞西亞教會、加拉太教會、馬其頓教會,這些在羅馬各省的教會,都是保羅建立的,他要去扶持這些教會。「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我若必須自誇,就誇那關乎我軟弱的事便了。」這些就是保羅的軟弱,眾教會的事都在他身上,使他天天掛心。 現在這個時代,在世界上有些地方,仍然有許多神的僕人,為傳福音而遭受許多的逼迫和苦難,甚至付上生命的代價。 我們生活在這個國家中,並沒受到太大、太多外在明顯的逼迫、苦難。我們更要反省的是自己的心。我們願不願意放下自己的一點點不便去服事教會及弟兄姐妹。或者在有衝突時,是不是為了神的緣故而自願卑微。又或者當看到弟兄姐妹軟弱,有需要時,花上時間或財力,真心陪伴,直到完成。 保羅打開他自己讓我們看見他的心。今天我們最關心的是什麼呢?是我們自己的舒適、開心,還是神的福音和神的教會?我們有否守住神給我們的羊?還是覺得失去一兩隻也無所謂?我們有沒有像保羅,不顧自己被誤解,被傷害,仍然為主的福音,努力去挽回每一個弟兄姐妹?我們是不是能像保羅一樣,為神擺上,甘願吃苦,不計代價? 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姐妹有權柄,因為他愛他們,肯為他們受苦,為他們擺上很多。這是為什麼保羅被神重用。 我們一起來禱告。   親愛的主,謝謝你透過今天的經文讓我們看到使徒保羅愛神愛人的心。幫助我們能像保羅一樣,願意為你的福音和你的教會受苦,不計代價。幫助我們能分辨真假使徒,一生走在你的道路上,不偏離左右。謝謝主!求你祝福你的教會,祝福你的兒女們!禱告、感謝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哥林多後書第十一章:真假使徒



2021年11月30日 哥林多後書第十章:屬基督的權柄與工作是造就人   弟兄姐妹們平安,今天我們要學習哥林多後書第10章,主題是——屬基督的權柄與工作是造就人。從第10章開始到13章結束,保羅的語氣突變,從之前的勸勉、盼望和感恩變成了嚴厲和責備。保羅不是要責備所有哥林多教會的會衆,而是針對在哥林多教會中的假使徒對自己的質疑而做的辯護。下面讓我來看看保羅是如何駁斥那些假使徒的。   (v1)「我保羅,就是與你們見面的時候是謙卑的,不在你們那裏的時候向你們是勇敢的,如今親自藉著基督的溫柔、和平勸你們。」保羅在第二次訪問哥林多時並沒有像他在哥林多前書4章21節中所說的那樣“帶著刑杖”,因此反對者攻擊他與哥林多人在一起時懦弱,不在一起時才“勇敢”。保羅一開始就爭鋒相對,顯明自己不是不勇敢,而是藉著基督的溫柔、和平勸人。 (v2)「有人以爲我是憑著血氣行事,我也以爲必須用勇敢待這等人;求你們不要叫我在你們那裏的時候,有這樣的勇敢。」哥林多教會有人認爲保羅是憑血氣行事,新譯本翻譯爲按著世俗的標準行事,都是在指責保羅不夠屬靈,可能是他們覺得保羅沒有以權威行事,沒有經歷過異象和啓示,沒有行過大能的奇事,沒有基督在他裏面說話,用詭詐占人便宜。這些內容保羅在的本卷書之後的內容裏都有一一駁斥。這裏保羅直接表達了自己要勇敢面對對攻擊他的人的決心,並盼望哥林多信徒不再受那些假使徒的欺騙,以免到保羅去見他們的時候要以對待敵人的勇敢來對待他們。下面我們看保羅如何講述自己靠著聖靈爭戰。 (v3-6)「因爲我們雖然在血氣中行事,卻不憑著血氣爭戰。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並且我已經預備好了,等你們十分順服的時候,要責罰那一切不順服的人。」保羅講到我們基督徒行事也會受肉身的限制,生活起居也與非信徒相同,然而爭戰,這裏指傳講福音的事工,卻不是憑著自己的肉身能力。既用爭戰代指傳福音的事工,這裏也引用了各種各樣的戰爭術語,如:“爭戰”、“兵器”、“攻破堅固的營壘”、“自高的事”(塔臺)、“心意奪回”(俘虜)、“預備責罰一切不順服的人”(軍事審判)。4-6節翻譯過來就是,我們基督徒靠著耶穌基督的福音得能力,可以打破人心中對福音的抗拒,攻破各種抵擋福音的道理和理論系統,將人們帶回到基督耶穌面前,順服基督。當哥林多信徒都順服主的時候,保羅也要審判,責罰那些不順服的假使徒和假教師。 (v7)「你們是看眼前的麽?倘若有人自信是屬基督的,他要再想想,他如何屬基督,我們也是如何屬基督的。」這裏“你們是看眼前嗎?”在新譯本裏翻譯爲“你們看事情,只看表面”,也有解經家根據希臘原文,以及保羅在其他信件中的用法理解爲一種命令式的表述“你們看吧!事實擺在眼前。“那麽保羅認爲哥林多教會的信徒需要看的是什麽呢?保羅是希望信徒們要知道那些假使徒如果是和保羅一樣屬基督的,就會在基督裏合一,而不是互相攻擊。很顯然這些假使徒並不屬基督。 (v8-11)「主賜給我們權柄,是要造就你們,並不是要敗壞你們;我就是爲這權柄稍微誇口,也不至於慚愧。我說這話,免得你們以爲我寫信是要威嚇你們;因爲有人說:他的信又沉重又利害,及至見面,卻是氣貌不揚,言語粗俗的。這等人當想,我們不在那裏的時候,信上的言語如何,見面的時候,行事也必如何。」這一段保羅針對假使徒對他權柄的質疑進行駁斥。那些人認爲保羅只是在寫信的時候會威嚇哥林多教會,但等真正見面卻沒有什麽權威,受到他們的輕視。保羅講到自己的權柄與屬地的權柄不同,屬地的權柄是轄制人、驅使人、支配人,甚至是對付人和踐踏人,而保羅的權柄是屬靈的權柄,是要建造信徒,把軟弱的弟兄帶回到神的心意裏。因此保羅說自己即使爲這權柄稍微誇口,也不至於慚愧。保羅也告訴那些輕視保羅權柄的人,保羅信上如何寫,見面的時候也會如何行,即如果需要用權柄來採取紀律的行動,他會行使自己的權柄。 (v12-18)「因爲我們不敢將自己和那自薦的人同列相比。他們用自己度量自己,用自己比較自己,乃是不通達的。我們不願意分外誇口,只要照神所量給我們的界限搆到你們那裏。我們並非過了自己的界限,好像搆不到你們那裏;因爲我們早到你們那裏,傳了基督的福音。我們不仗著別人所勞碌的,分外誇口;但指望你們信心增長的時候,所量給我們的界限,就可以因著你們更加開展,得以將福音傳到你們以外的地方;並不是在別人界限之內,藉著他現成的事誇口。但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因爲蒙悅納的,不是自己稱許的,乃是主所稱許的。」保羅說不敢是一種挖苦的語氣,指出自己和那些假使徒不同。那些假使徒只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人,比如:講道的風采和口才,講道是否收費,是否有猶太血統,是否有令人羡慕的屬靈經歷,是否行過神跡,是否行使權威,是否可以證明基督是透過這人說話等外在的形式去衡量人。這是不通達的。而保羅他們卻不以別人勞碌的成果來誇口,只是按照神所給的將福音傳給沒有聽過福音的人。神差遣保羅“爲外邦人做使徒“,保羅就照著神的差遣傳福音到哥林多,建立了哥林多教會。並且保羅也盼望隨著哥林多教會信徒信心的增長,哥林多教會可以支援保羅到哥林多以外沒有接觸過福音的地區,繼續傳講神的福音。並指出”但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即我們一切事奉、傳福音的果效都是主自己成就的。最後保羅總結蒙神悅納的,不是自己推薦自己的假使徒,而是神認可和稱許的真正的主的僕人。 讓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阿爸天父,感謝您讓我們通過使徒保羅的書信,讓我們有能力辨別假使徒,假教師,可以理解屬基督的權柄與工作是造就人,也明白蒙神悅納的,不是自己稱許的,乃是主所稱許的。也請神堅固我們的信心,讓西雅圖靈糧堂信徒在基督裏合一,每個信徒都可以做蒙神悅納的事,也祝福教會能夠平穩的過渡到新堂,在新的位址繼續擴展神的國度,以上的禱告奉我主耶穌基督得勝的名求,阿門!

哥林多後書第十章:屬基督的權柄與工作是造就人


2021年11月29日 哥林多後書第九章:樂意的奉獻   本章繼續論及哥林多教會捐獻方面的具體原則。勸勉哥林多教會在派遣者到達之前準備好捐資,要甘心地多多奉獻。 本章的內容分為:準備的必要性(1-5節)和豐富的募捐結果(6-15節) 兩個段落說明: 捐獻是服侍信徒的事情,是證明愛的真實性的方法; 捐獻首先要使用在救濟貧窮的信徒方面; 捐獻財物之前,首先要把自己奉獻給神,這樣的捐獻才會帶來祝福。 「奉獻」的幾個要素: 奉獻必須是出於自由意志的。9:6-7 奉獻會導致奉獻的能力增加。9:9-11 奉獻導致人對神的感謝增加並把榮歸給神。9:11-13 奉獻導致信徒之間的合一增加。9:14-15 舊約的捐獻:舊約的捐獻主要是十分之一奉獻和祭物。萬物和地的所有都屬於神,因此要向耶和華獻上所出產的十分之一(創14:20;尼13:12)。瑪拉基特別宣告十分之一奉獻是祝福的根源,強調捐獻的重要性(瑪3:7-12)。 初期教會的捐獻:初期教會認為幫助耶路撒冷貧窮信徒的捐獻和共有財富為目的的奉獻是愛的實踐,因此特別強調捐獻。初代教會的捐獻不僅含有感謝神恩典的意思,也是達到以愛心侍奉弟兄和信徒間均平的方法,有巨大的意義。 今天的捐獻:與信徒之間的交通或侍奉相比,更強調信徒與神的縱向關係,是禮拜的重要組成部分。象徵著紀念神的恩典、並把我們獻給神(可12:41-44)。 結論:捐獻是以感恩的心獻給神的,要敬虔、真誠。並且不能私自使用捐獻,要用於榮耀神的事情上,如救濟、宣教、社會福祉等(8:13,14;徒24:7)。 9:2 因為我知道你們樂意的心,常對馬其頓人誇獎你們,說亞該亞人預備好了,已經有一年了;並且你們的熱心激動了許多人。 所謂“預備好了”的意思,是指他們一年前已經預備好他們樂意的心,為耶路撒冷的聖徒奉獻。保羅大概是在哥林多人起這心意的時候,就對馬其頓人講到亞該亞人的熱心,並且使許多人受激勵。 可是出乎保羅意料之外,在一年多以後,哥林多人竟然還是只把心預備好,卻還未把錢預備好。所以保羅在這裡把他怎麼向馬其頓人誇獎他們的話,告訴哥林多人。他們所起的心意,既已激動了許多人,他們自己也就不該落後了。 9:3 但我打發那幾位弟兄去,要叫你們照我的話預備妥當,免得我們在這事上誇獎你們的話落了空。 我們在這事上誇獎你們的: 這裡指的誇獎是從一年前開始,哥林多信徒決定幫助耶路撒冷教會自願捐獻的事,保羅向馬其頓聖徒誇獎這件事,促使馬其頓聖徒效法哥林多信徒,結果使馬其頓聖徒積極參與了慕捐活動。 9:5 因此,我想不得不求那幾位弟兄先到你們那裡去,把從前所應許的捐貲預備妥當,就顯出你們所捐的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 保羅關於信徒奉獻的原則是:出於樂意而非勉強(參5節;八12因為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其次是均平,互補不足(八14~15乃要均平,就是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 捐資: 有“祝福”之意思,這說明從愛心的動機下樂意奉獻的捐獻對捐獻者或接受人都成為祝福。聖經中樂意的捐獻指: 所捐的應出於樂意,不應出於勉強; 是自我奉獻的,不應成為自我滿足的工具; 不要因炫耀自己而捐獻,應以愛心為動機。 9:6 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      “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是一句當時流行的格言。捐錢賙濟耶城教會有同撒種,捐助的人蒙主祝福便是收穫(8節),正如《箴言》所說:“好施捨的必得豐裕”(十一25)。 可見所有為神家的需用而獻出的錢,都不是損失,而是“種下”,日後必要收成。就像農夫下種,不會以為是損失,倒會為所種下的滿懷希望。而且種下的愈多,收成的希望也愈豐。所以,會不會多收,全在自己要不要多種下去。 全節的語氣,顯示在這方面的善事上,我們要不要多收穫,多得賞賜,可以由自己撰擇。多獻上的必然多得賞,就像多種下必然多收一樣,是理所當然的。保羅還恐怕讀這書信的人不放心,所以再加上一句:“這話是真的。” 9:7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 所謂“隨本心所酌定的”,就是按照自己樂意的程度而作。每個人必定能知道自己獻出多少會“樂意”,過了多少會感覺為難。奉獻錢財,常與1樂意的心、2信心程度,和3經濟能力這三方面有關聯。只有奉獻者自己才能從這三方面酌定所要奉獻的數目。 “不要作難,不要勉強”──捐獻而“作難”或“勉強”,不外兩方面的原因:1. 出於自己的虛榮心,看見別人捐獻得多,自己不甘落後,結果,在外表的數目字爭得勝利之後,卻又為所獻的數目很大而不甘心樂意。2. 被人勉強,在別人過分的勸說、催促之下,不得已承諾奉獻一個數目,卻不是本心所願意獻的。 不是說勉強就不捐,不樂意就不奉獻。而是說我們的心既已決定了,就不再勉強、作難,相反的是把心中酌定的款項,用愉快慷慨的態度拿出來,好叫神喜歡。不但說獻捐,連捐的態度也要討神的喜悅。 箴言22:9 神賜福捐得樂意的人。 9:8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 “多多加給”的目的是要叫我們能多行各樣善事。換句話說:神使我們財物豐富的目的,不但表明神對我們的恩惠增多,而且表示神交托給我們的責任也增多了。 祂多給我們,是叫我們多行善。所以這一節聖經的意思就是,我們樂意捐獻的結果,就能夠更有能力,可以為神多行善事。這種多行善事能力,本身就是神的賞賜之一。 […]

哥林多後書第九章:樂意的奉獻


2021年11月28日 哥林多後書第八章:跨越     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我們靈修的經文是哥林多後書第八章。今天的主題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簡短的版本,《跨越》。另一個主題的版本比較長,《靠著恩典跨越,超越環境的喜樂,超越貧窮的樂捐,超越所求的擺上》。 很多時候,需要再三的鼓勵和不斷的勸戒,人的心才被激勵,也許能夠做到百分之八十來回應,就已經不得了了。但在哥林多後書第八章我們看見聖徒的榜樣,不是百分之八十,或是百分之百的回應,而是超越百分百,進入一個超越的境界,一個突破的境界,一個無止境的領域!這是神的領域,因為我們的神不受限制,神的一切無限量,阿們?當一個信徒或一個教會進入如此無止境的境界,彰顯的就是耶穌基督的生命,成為他人極大的祝福。第八章這裏就提到了三個這樣的榜樣,就是馬其頓教會,提多,以及保羅自己的榜樣。這樣的愛與付出,效法於耶穌基督為我們倒空的捨己,(v9)「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8章的目的是要鼓勵他們樂捐,因為他們一年半前就說要奉獻給耶路撒冷的教會,至今仍未奉獻。樂捐很重要,第八和第九章都在講述這事,其中記載了關於樂捐非常寶貴的教導和理念,可以幫助今天的信徒有正確的觀念和心態,把握每一個樂捐的機會,經歷樂捐的福分。 但願今天這一章節的默想,也可以激勵我們的愛心與付出,《靠著恩典跨越,超越環境的喜樂,超越貧窮的樂捐,超越所求的擺上》,進入一個超越的境界,一個突破的境界,一個無止境的境界!             I.    馬其頓教會的榜樣:超越的生命(林後8:1-5) 「1弟兄們,我把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告訴你們」。保羅以馬其頓教會的榜樣,就是他們如何從神的恩典帶下的生命見證,來激發哥林多教會的愛心。這是一種健康的激勵,不是挑起嫉妒紛爭。當我們看見別人身上神的恩帶下的突破,我們也會被激勵。這恩典,不是為所欲為的藉口,而是帶出逆流而上的生命,突破限制的能力。從神而來的恩典,(林後9:8)「神能將各樣的恩惠(恩典)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 神的恩典超越外在的環境和內在的有限,使人逆流而上,突破環境,不受限制: 神的恩典使我們《患難中喜樂》:「2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 神的恩典使我們《窮乏中樂捐》:「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 神的恩典使我們《按著力量,超越力量》:「3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當我們面對困境和貧窮,自然就會覺得環境不允許,我就只有那麼一點點,我自己也缺乏,如何的給呢?如何喜樂得起來呢?如果做到呢?這是我們天然人的光景。但神的恩典使我們超越環境的轄制和自己的不足,讓我們可以在患難中有滿足的喜樂,在窮乏中可以樂捐,甚至超過自己原有的給出去,無論是金錢上的給予,或是服事上的給予。 神的恩典使我們《甘心樂意,積極主動》:「自己甘心樂意地捐助, 4 再三地求我們,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這裏「供給」原文是κοινωνία,就是fellowship,團契,相交的意思。他們再三的求什麼呢?就是透過奉獻,在聖徒事奉的事上有分!換句話說,奉獻或樂捐,就是彼此之間的團契和相交,拉近兩個教會之間的關係。耶路撒冷教會是猶太信徒的教會,馬其頓教會和哥林多教會是外邦人的教會。當耶路撒冷教會有缺乏,外邦教會的奉獻不但可以幫補他們,也可以建立關係,是合一的表態。 神的恩典使我們《照人期盼,照神旨意》:「5 並且他們所做的,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保羅對他們的期待,不是私心,而是按照神的旨意。 神的恩典使我們《獻己給主,歸附使徒》:「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與主連結,也要服從在教會權柄之下。             II.        從「願做的心」,到「辦成的事」(林後8:6-15)        A.     開辦的事,應當辦成(v6-7)   「6 因此我勸提多,既然在你們中間開辦這慈惠的事(this grace),就當辦成了」。這裏「慈惠」原文就是恩典,聖經直接稱奉獻為恩典,與第一節「神賜給馬其頓教會的恩」一樣,是神的恩典。同樣的恩典,已經在哥林多教會啟動,所以,不要停在啟動的階段,要把這事完成。換句話說,不要半途而廢,不要三分鐘熱度。 「7 […]

哥林多後書第八章: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