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第一章:為煉凈和恢復的責備


2023  年  3 月 7日以賽亞書第一章:為煉凈和恢復的責備

 

弟兄姐妹們平安! 歡迎你收聽每日靈修Podcast。 今天我們要來讀以賽亞書第一章。 主題是:為煉凈和恢復的責備。

以賽亞書在聖經中屬於大先知書。 這是因為其篇幅較長。 以賽亞書共有六十六章,前三十九章的主題是神對以色列的審判; 後二十七章是彌賽亞的救贖和末後的榮耀。 大衛鮑森認為以賽亞書是整本聖經的濃縮。 耶穌和保羅對舊約書卷引用最多的就是以賽亞書。 以賽亞書第五十三章受苦的僕人預言耶穌基督的拯救,其中“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 因他受得鞭傷,我們得醫治“是我們在禱告中常常引用的神的應許。

以賽亞書的作者是先知以賽亞。 本章第一節,「當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的時候,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得默示,論到猶大和耶路撒冷。」 這一節點出以賽亞所服事的年代和物件。 我們剛剛讀完歷代志上下,對這幾個王印象深刻。 烏西雅在作王的初期是個好王,他“定意尋求神”,“耶和華神就使他亨通”。 但是在他年老的時候,烏西雅驕傲,執意要到聖殿中燒香,神使他的額上長了大麻風,作為他觸犯聖殿的懲罰; 約坦是個好王,他“在耶和華他神面前行正道,以致日漸強盛”。 亞哈斯是個惡王,他拜巴力,將自己的兒女焚燒獻給外邦的偶像; 希西家是個好王,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 ”

以賽亞是猶大王約阿施的孫子,烏西雅的堂兄弟。 他成長於王宮,得了神的默示,被神呼召向南國猶大宣講神的信息。 此時北國以色列幾近亡國,在希西家作王第六年,西元前722年被亞述所滅; 而南國猶大雖然逃過亞述的侵犯,卻也危機重重。 有趣的是,在好王當政,百姓歸順耶和華神的時候,猶大就得勝; 惡王當政,猶大百姓悖逆的時候,猶大就被敵國打敗。 可見爭戰的勝負全在乎神。 神使用外敵,來懲罰以色列的悖逆和邪惡。 本章的第二節到第三十一節,神列數以色列三方面的罪; 但是如同其他許多審判的資訊一樣,神責備的目的並非讓他的兒女喪志,而是盼望他們悔改、歸正,煉淨、恢復,回到神起初呼召他們出埃及、藉著摩西的手頒布律法的時候所期待的,成為“聖潔的國度”、“有君尊的祭司”、“敬虔的國民”。

本章2-31節的內容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2-9節,國家的荒涼現狀乃因百姓的悖逆

2-4節,創造宇宙萬物的神呼天喚地作證,控訴百姓的忘恩負義。 神如同一位檢察官,將以色列人的罪證一一羅列。 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罪證就是百姓的悖逆。 先知認為以色列的悖逆背乎常理。 因為連沒有靈性的牛、驢都認識他們的主人; 以色列人得了神諸般的好處,神將他們如鷹背在翅膀上」,帶出埃及,歸給神。 但是他們卻忘記神的恩惠,棄耶和華,藐視以色列的聖者”,向神轉背。 神指責他的百姓是「犯罪的國民,擔著罪孽的百姓,行惡的種類,敗壞的兒女」

接著,第5-9節,神以為父的眼光看向猶大國家的現狀。 因著外族的入侵,猶大滿目瘡痍,如同一個渾身是傷的病人,“從腳掌到頭頂,沒有一處完全的,盡是傷口”。 而這些外族的入侵也是神的作為,神藉著外邦人的手審判以色列百姓遠離神的罪,“神所愛的他必然管教”。 當時的猶大除了聖城耶路撒冷,其他的地方被外族擄掠和欺壓,“地土荒涼”“城邑被毀”“田地被侵吞傾覆,成為荒涼”

先知在第九節感歎“若不是萬軍之耶和華給我們稍留餘種,我們早已像所多瑪、蛾摩拉的樣子了 ”。 所多瑪、俄摩拉乃是亞伯拉罕時代的罪惡之城。 在諾大的所多瑪城,神連五個義人也找不出來。 神從天上降下硫磺和火,毀滅了這兩座城池。 以賽亞書這裡,先知指出,猶大的罪與所多瑪和蛾摩拉城的罪同等深重,但是因著神的憐憫,神為猶大人“稍留餘種”,仍然保全聖城耶路撒冷。 但我們從列王紀和歷代志知道,以賽亞的呼籲並沒有讓百姓警醒,悔改,最終,連耶路撒冷城也在主前586年被巴比倫毀滅。

第二部分,10-20節,個人心中的罪孽致使宗教禮儀失效

在第10節,先知直接稱呼猶大人為“所多瑪的官長”和“蛾摩拉的百姓”。 雖然他們罪孽深重,神仍然差派先知向他們發出呼籲:要聽耶和華的話,要側耳聽我們神的訓誨!

這一段提到的祭物、燔祭、獻祭的脂油和血、在神殿中的朝拜、供物、香品、當守的月朔、安息日、宣召的大會、節期、嚴肅會,都是摩西律法中規定以色列民當盡的本分。 聽起來猶大人嚴格遵守這些宗教禮儀,然而,神卻對他們的行為表達出強烈的厭惡之情。 祂說這些“與我何益”“我已經夠了”“我都不喜悅”“是我所憎惡的”“我也不能容忍”“我心裡憎惡,都以為麻煩”“我擔當,便不耐煩”。 甚至是以色列人的禱告,神都說“我必遮眼不看”“就是你們多多地祈禱,我也不聽”。 我們不禁要問,遵守宗教禮儀難道不是神所吩咐的嗎? 禱告不是神所喜悅的嗎? 神難道是要我們不要遵守神的律法,不要向神禱告嗎?

讀到第15節的後半句,我們就恍然大悟! 神並非是在說祂要廢除自己所頒布的律法,而是在指責百姓將宗教當作一個儀式來做,卻忘記遵守律法、獻祭的實質乃是要進入神的恩典,明白神的旨意。 他們熱衷於遵守宗教的禮儀,“手都滿了殺人的血”

這就好比我們許多「星期天基督徒」,每週去教會做禮拜,回到家中,行事為人卻與其他人沒有分別,仍然活在罪中,放縱自己的情慾,行神所不喜悅之事。

第16-17節,先知呼籲百姓潔凈自己,悔改歸正。 他列舉九項行動,每三項為一組,都是百姓可以做到的:

第一組,有功效的潔淨,包括“洗濯”“自潔”“從神面前除掉惡行”

第二組,調整個人生活,包括“止住惡行”“學習行善”“尋求公平”

第三組,呼籲社會改革,包括“解救受欺壓的”“給孤兒伸冤”、“為寡婦辨屈”

若百姓如此行,第18節,「耶和華說,你們的罪雖像朱紅,必變成白雪; 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 」朱紅和丹顏,白雪和羊毛,深紅與純白的極致對比。 這裡不是在講人可以因行為得救,而是在強調悔改的決心 在神面前的悔改不是單單認罪,而是要離開惡行,定意行走在神的旨意中。 因為神自己就是完全的聖潔,完全的良善,完全的公義。 而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因著耶穌基督的救恩,我們的罪得以赦免,我們在神的眼中又重新成為純潔無罪,完全聖潔。

第三部分,21-31節,棄絕神的公平和公義導致社會的敗壞

第21節說到的“忠信的城”,指耶路撒冷城。 耶路撒冷是神聖殿的所在,“從前充滿了公平,公義居在其中,現今卻有兇手居住”。 神指控棄絕了神公平和公義原則的官長為殺人的兇手。 因著棄絕神,這些官長的道德底線一降再降,錫安城就如同摻雜了雜質的銀子,成為渣滓,攙兌了水的美酒,不再是神所喜愛的居所。 那麼,官長哪些具體的行為是不討神喜悅的呢?

第23節羅列了官長的罪行:“居心悖逆”“與盜賊作伴”“喜愛賄賂”“追求贓私”“不為孤兒伸冤”“寡婦的案件不得陳到他們的面前”

親愛的弟兄姐妹,這些事情聽起來是不是特別耳熟? 當今的社會,不論是美國還是中國,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事情,不是嗎? 羅馬書中說在上執政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是神的佣人。 神在各個國家設立掌權者,為的是行公義、好憐憫,以公平公義的原則治理國家和人民。 但是許多的政府官員也如這裡描述的一樣,明裡暗裡謀求私利,徇私枉法。 這是何等可悲的事情! 至終,神的審判必會來到。

然而,神的審判,卻不是為了讓他的百姓喪志,乃是為了煉凈和恢復

以賽亞書1:25-26 我必反手加在你身上,煉盡你的渣滓,除凈你的雜質。 我也必復還你的審判官,像起初一樣; 復還你的謀士,像起先一般。 然後,你必稱為公義之城,忠信之邑。」

“起初”“起先”回應第21節的 “從前”,如今的耶路撒冷離棄了神,但是神應許他必親手恢復聖城耶路撒冷如“從前”的樣子,重新成為“公義之城,忠信之邑”

神將如何煉盡,如何恢復呢? 第27節給出答案:錫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贖,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

從客觀上,煉盡與恢復乃因神的救贖之工; 從主觀方面,人必須有悔改的行動,“歸正的人” 必因公義得蒙救贖。 這便是耶穌基督的救贖。

然而,拒絕悔改的人會如何呢? 第28-31節指出他們的結局:「悖逆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 第29節的橡樹和園子都是指當時外邦人對自然神的崇拜,是偶像。 橡樹必然枯乾,園子必然乾涸,偶像的權勢必然如同麻瓤遇上火星一樣被焚燒,毀滅。 拜偶像之人的結局也是如此。

親愛的弟兄姐妹,讀完本章,你是否更加明白神的心意。 神要的,是祂的兒女從心裡發出的誠實和敬拜,是祂的百姓遵行律法的精義,活出聖潔、公義和憐憫。 神是給我們第二次機會的神,“憂傷痛悔的心,神必不輕看。 “ 若我們悔改自己的罪,離開惡行,回轉向神,神的救恩必然臨到我們和我們的全家!

讓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主,感謝祢藉著以賽亞書第一章的資訊,向祢的百姓顯明祢的心意。 祢喜悅我們順從祢的旨意,真誠地敬拜,活出祢的性情。 求主幫助我們,省察自己的罪,潔凈自己的心,靠著聖靈,活出基督的樣式,作主榮耀的見證!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