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1日歷代志上第二十一章:阿珥楠禾場 – 公義的審判和恩典的憐憫相會之地
弟兄姊妹平安, 我們今天要來看歷代志上的第21章 – 主題是「阿珥楠禾場 – 公義的審判和恩典的憐憫相會之地」。
第1節「撒旦起來攻擊以色列人,激動大衛數點他們。」
大衛在這時候數點百姓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在民數記也有記載數點百姓,在那時神吩咐摩西數點以色列百姓,好準備征服迦南地(民1:2;26:2)。數點百姓一般看作戰時徵兵入伍的前奏,但是現在全境太平了,已不再需要招兵買馬。以色列的疆界已經擴展,成為當時的強國;撒旦這時激動大衛使他犯下的罪是驕傲自滿從而數點民數,好使他以國土廣大,兵力雄厚來誇耀。大衛這樣做,就是把信心寄託在兵員的眾多上。但是神的能力並不在於兵員的多寡,就連約押也看出數點百姓是錯的。約押此人時好時壞,權傾一時,大衛對他常存戒心。但約押有時卻能針對大衛的錯誤直諫不諱。他一定已發現大衛因國力日漸強盛,心生驕傲,與大衛一向的謙卑和順服大相逕庭。但可惜大衛沒有聽他的勸諫,而招來了神的處罰。弟兄姊妹,我們也要小心當我們順遂有成就時,很容易就會心生驕傲,忘了這一切都是神所賜,開始誇耀我們所有的金錢和地位,或者是我們自己的聰明才智,這樣就會墮入與大衛相同的光景, 犯了跟大衛一樣的罪。
7-8節「神不喜悅這數點百姓的事,便降災給以色列人。 大衛禱告神說:我行這事大有罪了!現在求你除掉僕人的罪孽,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
大衛這一次的驕傲給他自己和整個國家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神的話很快由祂的先知迦得傳到大衛那裡,要大衛在三樣災中揀一樣。這三樣災:饑荒、戰爭和瘟疫,都記載在申命記28:15-23 每樣都是不謹守遵行神的誡命所當受到的咒詛。但大衛並沒有直接從中選擇一樣,而是情願「落在耶和華的手裡」(13節),請神來決定懲罰的方法。因為他知道神是「有豐盛的憐憫」(13節)的神,知道「祂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30:5)。
14-15節 「於是,耶和華降瘟疫於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就死了七萬。 神差遣使者去滅耶路撒冷,剛要滅的時候,耶和華看見後悔,就不降這災了,吩咐滅城的天使說:夠了,住手吧!那時,耶和華的使者站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那裡。」
「後悔」原文是「憐憫、後悔」,是用擬人的方式來表達神的憐憫:祂「斷不喜悅惡人死亡,惟喜悅惡人轉離所行的道而活」(結33:11),所以用恩典的赦免遮蓋了公義的刑罰。神所降的本來是「三日的瘟疫」(12節),現在只是「自早晨到所定的時候」(撒下24:15),顯明「祂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詩103:10)。而神宣告「夠了!住手吧」(15節)的地方,正是神公義的審判和恩典的憐憫相會的地方,這地方是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15節),也是在旁邊各各山的十字架上。
17節 「大衛禱告神說:吩咐數點百姓的不是我嗎?我犯了罪行了惡,但這群羊做了什麼呢?願耶和華我神的手攻擊我和我的父家,不要攻擊你的民,降瘟疫於他們。」
大衛雖有人的許多軟弱,在他一生最後的歲月中面對災禍,仍不失其一代偉人的胸襟。他目睹國人受瘟疫之苦,從內心深處傾吐出對神的哀求,寧願為臣民受罰,勿令國中無辜的“群羊”受苦。大衛會犯罪,有時甚至犯大罪,但他令人敬佩處,是他的無比謙卑;身為一國之主,一旦知道所做的得罪了神,立刻公開認罪。他又熱愛臣民,視為神交託他牧羊的羊群。他看見「滅城的天使」,立刻向神呼求,充分表現了他的謙卑、自責和愛心。是這些美質讓他成為最受敬愛的一位王。
18節「耶和華的使者吩咐迦得去告訴大衛,叫他上去,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為耶和華築一座壇;」
「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位於大衛城後面略高一點的摩利亞山(代下3:1),所以說叫大衛「上去」。這個禾場是天使要執行公義、準備滅城的地方,也是神主動施恩、停止降災的地方。而摩利亞山更是神指示亞伯拉罕獻以撒的地方(創22:2),這裡既有亞伯拉罕的信心和順服,又有神的代贖和恩典的預備,所以亞伯拉罕給這裡起名叫「耶和華以勒」(創22:14),意思是「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現在,神再次指示大衛在「耶和華以勒」築壇獻祭,作為自己赦免和施恩典的記號。這裡更是後來,所羅門建聖殿的地方(代下3:1)。
26節「大衛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獻燔祭和平安祭,求告耶和華。耶和華就應允他,使火從天降在燔祭壇上。」
「耶和華就應允他」,並不是指停止降災,而是指悅納大衛藉著「燔祭和平安祭」所表明的全然奉獻、與神相交的心志。因為在大衛獻祭之前,神已經停止降災了(15節)。所以神並沒有指示大衛獻上贖罪祭,而是讓他獻上「燔祭和平安祭」作為回應。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個充滿了恩典的真理, 一直貫穿在新舊約中, 那就是神的愛與憐憫都是祂主動發起的不是因著我們獻上的祭。新約的救恩也是神自己預備的,人還沒有認罪悔改,神就主動「設立耶穌作挽回祭」(羅3:25)。因此,不是百姓的認罪悔改停止了瘟疫,也不是信徒的認罪悔改換取了救恩,是神主動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以色列人」(徒5:31),並且「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徒11:18)。而人的回應應當是「燔祭和平安祭」,也就是「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羅12:1),並且在平安生命裡彼此相交。
最後我們一起來禱告:
親愛的天父, 謝謝你的恩典和憐憫,求你來顯明我們生命的破口,好使我們不被惡者激動就犯下大錯。也求你賜給我們有勇於認錯的心,知道用謙卑來聆聽不論是聖靈還是你派來的使者的聲音,因為知道你憐恤我們的軟弱總是給我們有機會認錯悔改。謝謝祢, 愛我們的天父! 我們如此禱告是奉耶穌得勝的名字, 阿們!
願神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