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4 月02 日 利未記第二章 : 素祭
大家平安,我們今天來看看利未記中的第二種祭祀 — 素祭。
顧名思義,素祭就是全植物性的,是所有祭祀中唯一不包括動物,不流血的祭祀。第一到第三節:
若有人獻素祭為供物給耶和華,要用細面澆上油,加上乳香, 帶到亞倫子孫作祭司的那裡;祭司就要從細面中取出一把來,並取些油和所有的乳香,然後要把所取的這些作為紀念,燒在壇上,是獻與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 素祭所剩的要歸給亞倫和他的子孫;這是獻與耶和華的火祭中為至聖的。
在今天產品極大豐富的社會,細面和油屬於最普通的基本生活資源,沒有任何特別之處,商店裡就是其他東西都缺貨,也不能少了麵粉和油。但是在利未記寫作的年代,特別是當時的以色列人,全民族幾十萬人都在沙漠中流浪,細面,油和乳香,就成了值得用來獻祭的物品。素祭經常是單獨獻上,但也可以與昨天第一章描述的燔祭一同獻上。
素祭沒有動物和血,所以與生命和贖罪沒有關係,是一種簡單的日常獻祭,與神親近的方式。穀物和油,都是人們辛勤勞動的產物,因此素祭也象徵著人對神獻上他自己的工作。乳香是聖潔,祈禱和親近的象徵,是一種緊密的連接。耶穌降生的時候,東方三個博士給他帶來的禮物中就有乳香(太 2:11)。對比一下,幾天之後我們要讀的利未記第五章中談到贖罪祭的時候,特別指出不許用油和乳香(利 5:11)。
第四,第五,特別是第十一節,強調素祭必須是無酵餅:“凡獻給耶和華的素祭都不可有酵;因為你們不可燒一點酵、一點蜜當作火祭獻給耶和華。”
酵和蜂蜜本身並不是邪惡的東西,因為下面第 12 節馬上也說到:這些物要獻給耶和華作為初熟的供物,只是不可在壇上獻為馨香的祭。
在以賽亞書(以賽亞 7:15)裡提到“到他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他必吃奶油與蜂蜜” 。耶穌自己也曾經把天國比喻成酵,把全團都發起來(太 13:33)。所以我們要明白,萬物都是神造的,萬物都可以被神所用,物品本身也沒有善惡之分。素祭要求無酵餅,更多的是一種象徵意義,表示純淨和均勻。
第 13 節繼續說到了鹽:凡獻為素祭的供物都要用鹽調和,在素祭上不可缺了你神立約的鹽。一切的供物都要配鹽而獻。
鹽有很多種用途,除了調味之外,還可以防腐和收斂,象徵著永久不變和純正。民數記中,把它作為形容詞:“在耶和華面前作為永遠的鹽約”(民18:19)。耶穌也教導我們說,基督徒要在世上做光做鹽(太5:13),每一個基督徒在世上,都當以一個持久不變和正直的心志為主作見證。
收穫季節最先得到的收成,就是初熟的穀物,也是素祭的常見供品。本章最後的第 14 到 16 節說:
“若向耶和華獻初熟之物為素祭,要獻上烘了的禾穗子,就是軋了的新穗子,當作初熟之物的素祭。並要抹上油,加上乳香;這是素祭。祭司要把其中作為紀念的,就是一些軋了的禾穗子和一些油,並所有的乳香,都焚燒,是向耶和華獻的火祭。”
「禾穗子」原文是大麥穗子。「軋了的新穗子」是把烘乾的穗子用手磋成穀粒,二者都是人們常吃的食物。跟本章開頭的細面相比,這種素祭應該是為比較貧窮一點的人準備的,因為他們也許沒有太多機會和資源把穀物磨成細面。這樣看來,素祭的條例非常細緻和貼心,為每個人都準備了適合的方式,貧窮或富足,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條件的祭物。
再強調一下,素祭沒有動物和血,所以與生命和贖罪沒有關係,是一種簡單的日常獻祭,素祭是一種感恩,是每天與神的親近。
想像一下一個普通的以色列人:在落日的餘暉之中,我辛勤了一天疲憊不堪,但看到豐碩的勞動果實,我也感到了從神而來的祝福和希望。我帶著到穀物、油和乳香來到神面前獻上素祭。祭司從中取出一把放在祭壇上,火苗淡淡的熱度帶出濃濃的馨香之氣。遠處傳來兒童的嬉笑,閃爍的火光在我眼裡,坦然的笑容在我臉上, 滿滿的喜樂在我心裡。
神感謝你,我清晨醒來,有生命,有呼吸,有充滿盼望的一天,真好。我傍晚歸來,有平安,有喜樂,有團團圓圓的家人,真好。禱告奉主耶穌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