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182 雅歌4章9節 (二)基督徒思想神的模式


9我妹子,我新婦,你奪了我的心。你用眼一看,用你項上的一條金鍊,奪了我的心!(歌  4: 9

基督徒思想神的模式奠定在神深厚的愛的情感上,神是一位溫柔父親和一位熱情新郎,這個啓示在宗教歷史中,其實當時是創新的(參考 威廉‧巴克萊的解經書,希伯來書4章)。

猶太傳統最強調的是神的聖潔,祂與罪完全分別,所以他們無法想像一位聖潔的神能具有人的經歷;因為祂是神,所以祂無法分享體驗。換句話説,他們概念中的神是「超越」人類的掙扎,這是神的定義。

希臘哲學家所描述的神對人的情感距離遙遠。斯多噶派哲學家(Stoics)是最著名的希臘思想家,他們主張神的主要性情是「無情」,意思就是神無法具有感情,他們的論點是: 神若有情,那麼祂的情感將影響、甚至支配祂。若能感到悲傷或喜悅,就可能受傷害,因而被這些感覺所控制;若有人能影響神的情感,那麼在那一刻就能大過神。

伊比鳩魯學派(Epicureans 希臘哲學的一派)相信神明在永恒樂園,與人分隔,介於混屯之中極樂世界中生活,對地上的遭遇一無所知,所以他們和人類的經歷完全隔離。

猶太人相信神是一位「聖潔的神」,與人分別;

斯多噶派的神是一位「無情的神」;

伊比鳩魯學派的神是一位「隔絕的神」。

在這樣的宗教背景當中,耶穌來,引進了對神的全新概念,祂刻意的來感受人的情感、痛苦和軟弱。

耶穌來了,要能感受人類的經歷,所以能體恤我們。

15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來415

8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來 58

第一個世紀的宗教思想架構無法接納一個聖潔的神具有溫柔、憐憫和情感的能力,並且祂竟然還披戴謙卑的外袍,在十字架上歷經神的憤怒。當時使徒們即使和耶穌在一起三年,到了最後仍然無法接受彌賽亞要受苦的事實,所以,很難想像基督教的神觀在當時第一世紀是多麼具有突破性。

耶穌來,就是要把一位慈愛的父神,願意與我們親近的父神介紹給世人。但是儘管如此,現在一些信徒對神的感受,還是覺得祂很遙遠,無論是過分強調祂是一位「聖潔的神」,與人分別;「無情的神」;「隔絕的神」。這很多時候是來自於地上權柄給他們的感受,像父親,母親,老師,牧師,教練,長兄等等,他們過去權柄給他們的感覺,影射到神的身上。舉例,有些人想到神,就會想到那個我常常不在家的爸爸,神在我的心中是一位常常缺席的父親。或是想到神,就想到我那個不斷指責我的教練,他們總覺得神不滿意他們的表現和成績。

耶穌來,就是要帶領人認識這位慈愛的天父,當我們回轉向神的時候,祂會奔向我們,擁抱我們,連連與我們親嘴。很多人難以想像和神如此的親密,或是有這麼豐富的情感。

能深刻地去愛是人心靈獨特的能力,這份情感帶我們進入 神榮耀中無法想像的高處,但是若我們拒絕神的恩典,也能把我們帶進墮落的痛苦深淵。

我們所擁有的熱情永遠無法超過我們對祂愛的認識,我們愛祂,是因為祂先愛我們(約壹 4:19)。所以,我們的救恩不只是要在神面前合法稱義(林後 5:21),而是必須明白神對我們的情感。把雅歌、詩篇、十字架等等的經文化成你對神的禱告,與祂交談,這是認識神的情感的一個非常好的方式,至於詳細怎麼做,請參考之前雅歌1章2節,願祂用口與我親嘴的教導。禱告你都能夠更多認識神的愛,進到祂的情感裡面去。願神祝福你!